2022年7月25日,学子们迎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当天,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的理事、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资深教师郭建民,在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的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一场讲座。讲座主题是“新高考形势下杰出创新人才培育策略”。郭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 讲座基本信息
25号这天,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人潮涌动。校长杨毓坤,教务处主任吴甲文等校领导纷纷出席。高复部的班主任和学生们都全神贯注地听了这场既有趣又深入的讲座。郭教授的讲解,对同学们应对新高考极为有益。
2. 新高考的变革方向
新高考与旧高考存在差异,这一点毋庸置疑。以2022年四川的考试为例,尽管仍在沿用旧高考模式,但出题方式已逐渐向新高考靠拢。新旧高考之间,变革可谓显著。以往的学习方式在新高考中表现不佳。新高考的题目设计更加多样,更侧重于评估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所以学生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3. 新高考命题立意出发点
郭教授提到新高考命题有四大要点,“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他根据历年高考的题型,详细解释了“知识导向、能力导向、素养导向”这三个关键理念,让大家对新高考的考察重点有了清晰的理解。比如,在解题时,我们要留意这些要点,这样才能提升答题的精确度。
4. 英才学生的优良特性
郭教授总结了优秀学生的几个特点。这些学生往往有着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他们有着预见性的学习理念,能预先掌握新知识。再者,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懈的探索精神、敏锐的思考能力,还有健康的业余兴趣。同学们可以借鉴这些特点,找出自己的不足。
5. 把握学情的关键要素
郭教授强调,成为优秀人才的关键在于对学习状况的深入了解。分析学习状况时,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比如,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数学公式、语文诗词是否记忆清晰;概念是否理解到位,防止理解偏差;信息获取是否全面,做题时不要忽略重要信息。只有这些环节处理得当,学习才能更有针对性。
6. 新高考所需的意识和内容
新高考需要同学们具备六大意识和六项内容。六大意识包括问题意识、证据意识、实践意识、逻辑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例如,我们需要增强对问题的敏感度,这涉及到学会提问和深入分析问题。在多个领域,诸如独立思考、阅读和信息的处理等方面,同学们都有机会在学业中提升这些意识和技巧。
讲座为同学们在新高考挑战中提供了多条有效途径。郭教授不仅全面介绍了新高考的改革动向,还细致分析了出题思路、优秀学生的特点和学生情况。同学们应当学习这些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应对新高考的能力。你打算从哪个方面开始改进你的学习方式?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